消金的上半年:内卷中的进与退-凯发官网入口

您的位置: 凯发官网入口-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 > > 金融科技

消金的上半年:内卷中的进与退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刘四红 网编:王巍 2022-06-30
  • 收藏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拼融资、化风险、打价格战……2022年的消金行业依旧火热。

虽受疫情反弹影响,行业贷款规模出现收缩,不良率也有所抬头,但消金行业并未因此悲观,守住风险,经营好存量,成为了不少消金公司的行动指南。

“利率压降政策还在消化,竞争者一个又一个,行业越来越卷,倒逼我们只能修炼内功。”一位消金人士打趣道。利率压降还在消化中,资产质量又开始下降,行业竞争者又越来越多……

多面压力下机遇仍存,新市民业务敞口加大、乡村振兴尚存数字蓝海,下半年,消金机构们也准备大干一场。

融资

“现在已经到消金机构拼融资能力的时候了。” 消金人士王力(化名)感慨。

最近,消金行业不断传来融资消息。就在6月24日,马上消费金融2022年第一期银团贷款筹组,总金额为人民币6.8亿元。这已是马上消费金融自2021年6月之后完成的第三期银团贷款,截至目前,提款金额合计15.85亿元。

就在几日前,马上消费金融还曾发行银行间公募abs,规模14.77亿元,其中优先a票面利率3.3%,优先b票面利率3.8%,发行价格创历史新低。

这并非孤例。今年以来,至少有小米、平安、锦程、苏银凯基、海尔消费金融5家持牌消金已通过银团贷款募集资金,累计规模达27.95亿元。

除此之外,金美信消费金融也通过股东增资的方式扩充资本;中原消费金融2022年第一期财产权信托发行成功,总规模11.91亿元。

持牌消金的密集“补血”,一般是为扩大各种分期和贷款类的业务,同时也能满足相关监管条例中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不过,王力直言:作为杠杆经营的行业,消金对外部融资有一定依赖,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变化下,融资能力及融资成本对消金机构的竞争力来说已至关重要。部分资金获取能力强的平台增资扩融,主要是为用户提供更优惠的利率或者赚取更高的息差,从而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收缩

进击更低资金成本的同时,“退守”也是2022年更多消金机构所持有的态度。

面对疫情冲击等因素,不少消金机构开展常态化减费让利,并推出一系列还款展期纾困措施。 但与此同时,也要直面一个问题:走稳“让利”和“盈利”的平衡木并不容易。

消金行业面临的困境:一是疫情反弹造成对于长期风险不确定性的增强;二是利率压降对于整个行业利润空间的收缩。

基于此,不少消金机构在业务扩张层面开始趋于保守,并开始用价格来争取更好的流量。

消金人士李明(化名)向凯发官网入口-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记者说道,“上半年,头部机构对新增获客的谨慎收缩,其鲜有再大规模投入广告获客,而是转而对存量用户深度经营”。

还有多位消金从业人士提到,“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资产质量有所下降,因为疫情导致还不上款的人增多,机构在业务扩张上没有更激进”。

根据一从业人士提供的数据,“整个行业贷款规模在一季度下降了21亿元。不良率也在提升,行业不良率平均值由年初的2.11上升到上季度末的2.6。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在疫情好转后,我认为会有相应的回暖”。

另外,通过一些上市系消金机构的财报也可以看到,有平台用户的复购率从50%拉升到了80%,这对于平台来说,用户增长将达到一个瓶颈期。

李明坦言,对于机构来说,在行业流量平台都在压缩资产大盘的情况下,机构的流量也受到影响。上半年可以看到整体金融市场的资金政策较为宽松,机构用价格来争取更好的流量,但这也将对营收造成一定影响。

“从今年上半年来看,业绩有小幅增加,但不大可能激增。”“消金业绩整体可能和去年相比有一定差距,但整体表现正常,符合预期。”这是多位消金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的对最新业绩表现的感受。

“消金行业遇到的挑战,短期是疫情导致的消费需求不足,长期则是监管趋严下的数据安全挑战和利率调降。”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分析道,总体来看,消金行业上半年业务是稳定的,但资产质量整体下滑,这就需要未来消金机构增强对用户的了解,强化风控方面的技术投入,完善征信体系,平衡业务拓展和风险控制。

内卷

目前大部分消金机构贷款利率已降至24%以内,但放眼行业,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要获取更优质的用户,也对机构的运营、获客、风险管理都提出更高要求。

“我们利率压降刚在上半年实现硬着陆,目前还在消化中。但发现行业也越来越卷,不断有新的竞争者涌入,倒逼机构自身不断修炼内功。”这是不少消金人士谈到的深刻感受。还有一人甚至打趣道,“卷呀!放眼望去,上半年整个消金行业职位都比较少,处于保守状态”。

这样的境况并非无稽之谈。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持牌消金公司已由27家增至30家,各路巨头都在涌入消金行业,除了已入局的蚂蚁、滴滴、小米、唯品会等互联网巨头外,还有运营商巨头中国移动和四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也在紧密布局中。

可以预测的是,行业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指出,如今消金公司之间的竞争已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金公司需要持续加强的关键。

“我们目前也是顺势而为的态度,要尊重周期,不能再有执着规模增长、野蛮增长的执念,而是应该修炼内功,一是提升稳定增长的获客能力,二是守住底线的风险经营能力,对于好的客户,有还款能力的客户,要加强争夺与服务,对于坏的客户,要避免成为‘接盘侠’,修炼好内功,才能更好地迎接行业复苏。”李明说道。

新市民?

上半年虽迎多面压力,但也仍存契机。

今年3月,银保监会、央行发布《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通过明确“新市民”范围,鼓励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高质量扩大金融供给;另外,4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机构提高进城农民等新市民金融服务水平,针对进城农民金融需求特点,研发专属产品。

逐一落地的“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也让消金机构打开了新的业务敞口。包括马上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中信消费金额、中原消费金融等多家机构人士直言,已将该领域群体视作重点客群。

如何将普惠金融业务做透做细、怎样强化新市民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建设,也成为消金行业下半年的重点之一。

“以‘新市民’为代表的新客群进入了消金视线并成为各消金机构的发力方向。”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提到,“新市民”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城市,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可能也非常多样,如何提炼出他们的共性需求,结合机构自身专长业务开展有效率的服务值得探索;另外,提炼需求后如何确立场景需要思考,可以考虑从与“新市民”紧密相关的吃穿住行等高频场景进行切入,并通过合适的渠道触达用户。

北京商报记者 刘四红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