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如何更好地对接大众市场,各方从业者正在不断探索与尝试着。就在日前,先锋戏曲《魂归处》刚刚登上舞台,在进行专业演出的同时,也通过增加互动以及大众化的表演方式让观众接受戏曲。与此同时,现阶段还有相关项目正在尝试通过人工智能、沉浸式等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戏曲文化与表演的创新。在业内人士看来,传统戏曲的传承离不开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仍不可完全舍弃传统,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中找到平衡,是戏曲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上演新玩法
提起戏曲,不少人的脑海里会纷纷浮现出舞台上身着各式戏服的演员们,用独特的唱腔吟唱不同的经典戏曲作品。尽管这一表演形式众所皆知,可真正能接受并喜爱戏曲的仍只是少数,这使得戏曲究竟该如何对接大众成为多年未曾消散的话题。
现阶段,从业者们也在尝试着新方式让大众走近传统戏曲。今年6月底,一部名为《魂归处》的先锋戏曲作品在繁星戏剧村的舞台上亮相。公开资料显示,该作品不仅尝试了无锣鼓、无伴奏的演出形式,更在表演过程中处处考虑观众的感受,或以增加互动的方式强化与观众的联系,或运用相较通俗化的语言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作品。
正当《魂归处》更为大众化的表演形式引发业内关注之时,还有部分项目则在探索让戏曲与科技融合发展,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的“基于xr的沉浸式传统戏曲创新研究”项目便是其中之一。
据文化和旅游部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官网显示,该项目将通过扩展现实(xr)等技术联结“演员、观众和空间”3个重要元素,在真实空间中进行沉浸体验、交互叙事的戏曲创作研究,结合表演艺术、舞台艺术、计算机动画、空间设计、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实践,将沉浸式空间与实时数字视听内容结合,以新媒体艺术装置的形态呈现。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动态分析观众注意力和情绪反应等行为,“基于xr的沉浸式传统戏曲创新研究”将分析结果实时反馈到戏曲的表演与呈现,实现“观”与“演”的互动,且最后总结和梳理沉浸式xr戏曲的剧本设计、创作方法与流程等方案,提供一个可复制交互叙事戏曲演出艺术新模式。
创新中传承
通过多年来的尝试,如今戏曲演出已积累了一定规模的受众。
以“五一”假期间的演出情况为例,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该期间内全国约有40万人次走进剧场观看戏曲演出,包括京剧、豫剧、昆曲、越剧、黄梅戏、京剧在内的多个剧种均登场上演。同时,多个剧院及剧团也安排了戏曲展演活动,如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了《时尚国粹音乐晚会》《京剧名剧名段演唱会》等,北京京剧院则带来了“迎五一经典京剧剧目展演”等,带动人们前来观演。
然而,要让传统戏曲实现长久发展,抓住更多受众尤其是年轻受众,则是不可忽视的领域,这也是从业者们不断创新并进行探索的主要方向。为此,近年来,不少传统戏曲也尝试过快闪演出、开直播、跨界融入时尚元素等方式,来辐射至更为广泛的年轻受众群。
刚刚大学毕业并步入职场的耿女士向凯发官网入口-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记者表示,“目前自己对戏曲仍停留在传统印象中,虽然此前也听说过传统戏曲运用新技术或新形式进行展现,但自己并没有亲身体验过,如果有较好的机会,会愿意进一步了解传统戏曲”。
在演出行业分析师黎新宇看来,传统戏曲有诸多剧种,每一个除了表演形式各具特色外,也蕴含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所拥有的价值不言而喻。而对于年轻人,由于未曾了解过传统戏曲的内在底蕴,甚至是缺少机会接触到传统戏曲,因此当下传统戏曲的创新一方面在于增加接触的机会,另一方面便是通过创新加深人们对传统戏曲的认识程度,进而接受、喜爱。
寻找平衡点
传统戏曲的传承需要创新,而创新也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抛弃传统,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够既保有戏曲的底蕴,又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虽然‘传统’一词,代表着一代一代流传下来,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但并非所有的‘传统’对事物的发展都起到阻碍作用。”黎新宇认为,“传统”中既有积极的一面,这也是相关事物的价值所在,如戏曲便代表的是其专业性、文化性等方面的独特价值,这是不能被抛弃的,而过于保守和落后的“传统”是需要去进行改变的,为的是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社会环境与人们的生活习惯,这也是目前不少戏曲尝试新路径的原因。
如何才能在传承戏曲的过程中寻找到平衡点?在业内人士看来,专业性仍是戏曲传承中的核心与基础,无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舍弃,而在展现形式上,可以进行多元化的探索,找到一条更适合当下的发展路径。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现阶段市场上多种演出仍在进行着尝试,如天乐园大戏楼以京剧体验馆的定位,融入多媒体技术以及特色摄影、主题餐饮、文创衍生品等多元产品,吸引着观众。而正在重启的吉祥戏院,则筹划着打造涵盖戏剧、影视、音乐、游戏等领域的吉祥品牌板块,培养人们对于京剧的兴趣。
黎新宇表示,只要社会继续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喜好在发生改变,戏曲的传承便要进行探索与创新,不断求变,从而符合当下的发展环境,为拥有历史底蕴的文化内容赋予新时代下的生命力。
北京商报记者 郑蕊/文 贾丛丛/漫画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