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保险渗透率低 保障缺口如何补 -凯发官网入口

您的位置: 凯发官网入口-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 > > > 保险

住房保险渗透率低 保障缺口如何补

出处:北京商报 作者:陈婷婷 周菡怡 网编:王岳 2020-09-03
  • 收藏
  •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凯发官网入口-天生赢家凯发k8国际(记者 陈婷婷 周菡怡)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房地产业迅猛发展。但目前商业住房保险渗透率和覆盖率都很低,与住房市场的发展速度以及住房财产在城市居民总财产中所占比例相比,存在极大的保障缺口。那么,如何用保险制度减轻国家财政压力,减少由于保障不足而可能导致的社会问题?

9月3日,央行一项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住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有形财产,占比近七成。然而在我国,针对住房财产损失的家庭财产保险(家财险)渗透率极低:2019年中国这一险种的保费收入为91亿元,仅占财产及意外险市场总体保费收入的0.7%,远远低于调研中其他8个工业化市场的平均值16%。

瑞士再保险研究院(以下简称“瑞再研究院”)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商业住房保险缺位和不健全,使城镇住房在火灾、爆炸、自然灾害等威胁之下面临风险保障缺口。中国市场多个案例表明,由于许多事故无责任主体,或责任主体无偿付能力,索赔难度极大,居民实际损失只能由政府代为补偿,这一方面会造成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仅依赖政府有限补助,亦无法充分补偿居民灾后实际损失。

那么,如何填补该保障缺口?瑞再研究院指出,可以借鉴国外成功范式,鼓励银行加强和规范住房抵押贷款保险。据悉,国外部分银行出于风险管控的考虑,会强制要求贷款人在申请房贷时为其抵押房产投保防范财产损失的住房保险,这成为发达国家市场住房保险高渗透率的主要推力。

一份关于大湾区商业银行的调研显示,导致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违约的主要原因是借款人因个人资金链断裂丧失还款能力,该类不良贷款占比高达八成。而住房贷款中由于被抵押住房发生严重损坏造成违约的概率较低。另外,额外要求住房保险也可能使银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在中国市场,银行出于对信誉风险的考量,不愿意主动要求借款人购买住房保险。

“实际上,如果发生巨灾事件,造成抵押房产出现严重损失,银行无法分散其住房抵押贷款面临的风险。”瑞再研究院中国中心副主任、高级经济分析师邢鹂称,“因此,从监管层面鼓励银行加强和规范防范财产损失的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对于保护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从而进一步促进商业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险研究室副主任朱俊生表示,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存在,但是现在投保概率相对比较低。不过他认为,这对于避免一些抵押物出现严重的毁损和灭失带来的损失是有帮助的。同时,他认为,其中的成本应该由银行与借贷人共同承担,以兼顾三方利益。

此外,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将保险机制引入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也成为业内呼吁的焦点。通过借鉴中国市场特有的“电梯保险”的成功案例,瑞再研究院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住宅小区共管物业保险的独特发展路径,即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中引入保险机制,这样既能够降低决策成本,促进资金利用率的提高,又可以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功能,提高小区物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还能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借鉴先行试点地区的经验,与地方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盘活住宅维修资金使用方式,通过购买保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其次,通过业委会、物业公司代表业主购买小区共管物业保险,明确物业和保险公司权责利范围;第三,保险公司利用保险科技,通过提供线上一体化服务,与业主进行互动,提高业主风险和保险意识。

瑞士再保险中国区财产险核保负责人张楚莹表示,在海外,公寓楼的业委会为小区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购买小区共管物业保险是非常普遍的做法,然而在我国,虽然公寓楼是城市住房的最主要形式,大家却对这种产品形式知之甚少。在住房专项维修资金中引入保险机制,确保了业主无需增量资金就可以获得更完善的保险保障和物业服务,是提升我国居民小区管理水平、缩小住房保障缺口的新型凯发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

不过,朱俊生也提示,在促进住房保险发展方面,保险公司需要在风险管理服务上提升能力,因为单纯的保险赔偿可能相对意义有限,但如果同时有更多的风险管理服务保险和服务结合起来,可能意义更大,但对保险公司来讲要求就更高。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64101978 媒体合作:010-64101871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法律顾问:北京市中同律师事务所(010-8201198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276691 举报邮箱:bjsb@bbtnews.com.cn

    

网站地图